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Die with Zero) 閱讀總結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閱讀總結

Die with Zero: Getting All You Can from Your Money and Your Life


有別於一般的投資理財書籍,《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沒有大篇幅地探討如何投資和資產增值 (Wealth)(例如工作去退休年齡或減少生活支出),它重心在探究如何將錢去成就更多的人生經歷(life enjoyment),不致於在死前或老年才後悔,重質(Quality)不重量(Quantity)。作者的信息其實很簡單: 不過度儲蓄和不忘體驗人生。以下是作者提出的數個重點:

A 最佳化你的人生經驗

1.      大多數人將生活樂趣或一直想做的事延後太久,到發覺時已經太遲,存下來的錢永遠都享用不到

2.      有些人生經驗只可以在某個時間去經歷 (如需要體力高強度活動,年老時會有心無力),人生無法將時光倒流,沒有理由因害怕花錢而錯失機會

3.      把錢花在自己想要的體驗上面。在一生中,享受不同體驗的能力會有所變化,要在適當的年齡去經歷各種體驗

4.      薪水高不代表你的真正收入越多,薪水高可能是以高工時來換取,反而沒有時間享受辛苦賺來的錢必須考量那種隱藏起來的潛在成本,因為人生比工作重要得多,不要成為工作和錢財的奴隸

5.      花錢在體驗上(大多數的體驗都要花錢)比花錢買東西更感到快樂。物質的擁有只會在剛開始的興奮,會隨時間貶值。人生是體驗的總和體驗會成為你的記憶股息回饋給您

B 投資自己的人生經驗

1.      回顧自己的人生,人生經歷是否豐富,會決定你這輩子是否圓滿。如果人生盡頭才醒悟,是令人懊悔不已

2.      透過回憶重新經歷人生的某些歲月,可以從精彩的畫面或影片得到極大的滿足,即使年老體衰時都能夠回顧自己走過的一生感受極大的喜悅,驕傲

3.      工作和玩樂需要有正確的平衡點,要工作也要玩樂

4.      人是有記憶,在體驗會覺得快樂,也會組成記憶讓自己可以重溫和重新感受當時的體驗,往往不只一次,體驗上得到的「記憶股息」會不時令您開心(股息)記憶也是對未有自己的投資,讓生命更豐富充實

5.      任何物質都可以被取代,唯獨記憶是無可取代

6.      當記憶不斷被重溫,所帶來的快樂更甚於最初的體驗。所以花錢在體驗上,不只體驗本身,也能得到接下來一生的所有「記憶股息」總值

7.      和他人分享體驗也是一種體驗體驗會讓人過得更有趣,更帶勁

8.      越早開始投資,越有更長時間獲得「記憶股息」

 

C 為什麼死時要什麼都不剩

1.      人生花大量時間和精力賺錢,然後在死去之前沒有把這些錢花完,那你就是無謂地浪費了太多寶貴的時間做白工。如果你不想浪費你的生命能量,你應該在死前把所有的錢都花光。

2.      儲蓄過多且時間過晚的人往往是為了更年長的未來自己而剝奪了當下的享受,而那個未來的自己可能活不夠長以享受那些錢。

3.      不論你要給別人/組織多少錢,不必要把錢留到變成遺產,反正死後錢都會變成他們的

4.      人一生中都有個最佳時間點去享受自己的財富。只知道存錢往往錯過那個最佳時間點,到真正退休時卻沒有真正花費那些用來退休的錢

5.      在醫療保健上,把錢花在前期(維持健康和預防疾病)比留錢花在後期(治療)更明智,因為後期每花一分錢所得到的回報越少。

D 關於孩子

1.      認為將遺產死前給予孩子是不利的人不是真心把孩子放在首位,而是根本可有可無。要留給孩子的錢並不是你的錢(指預留你人生需要花光的錢),不論分配好要給孩子什麼,都應該在死前就給予

2.      在死後才將遺產給孩子往往太晚,作者研究所得不論哪個收入族群,遺產承繼者大多在六十歲左右,意味著多數人在非常年老時才得到遺產,而那時遺產對孩子的重要性不大

3.      時間點是關鍵,人在餽贈中獲得快樂會隨年齡下降,把錢轉為體驗的能力亦下降。

4.      作者認為2635歲進行餽贈比較好,因在這個年齡他們年齡夠大到可以信任他們,又夠年輕,可以充分享受錢帶來的好處

5.      在孩子的體驗中,有你陪伴孩子的時間是至關重要。因孩子對你的記憶會持續影響他們,無論好與壞。科學家亦明示在年幼時從父母得到較多關愛的孩子,人際關係會比較好,濫藥和憂鬱比例低。

6.      犧牲能賺更多錢的時間是可以為孩子帶來淨效益,即使收入因而比較小。如果你只注重賺錢而無時間陪伴孩子,實際上是虧待自己的孩子,還有你自己

E 平衡生活

1.      享受生命活力的3個因素 : 健康,自由時間和金錢

2.      要在當下花費和為未來聰明儲蓄之間取得平衡。如果體驗在以後沒有機會再出現,那是值得考慮承擔的風險

3.      最佳的儲蓄方式因人而異,會隨年齡收入的不同而變化。如果當你年輕時認為未來會得到更多收入,借錢會是合理。為存下收入而放棄自己可以擁有的體驗是沒有意義的

4.      你能否經歷生命中的體驗取決於你的健康,但錢也重要。因很多活動都需要花錢,所以最好在你還健康的時候花錢。同時必須注意自己身體的極限

5.      不管哪個年齡,健康是影響人一生滿足感的最大因素。越早開始投資健康能改善你人生中的一切,哪怕採用小小步驟改善健康,都能使每個體驗都更加快樂

6.      正確飲食和強化肌肉有助長期維持健康狀態,

7.      有機會就用錢換取自由的時間。錢越多就更該用這策略,因你的時間比你的現金稀缺和有限。花錢節省時間的人無論收入多少,對人生會感到滿意許多,因使用節省時間的服務可以減少時間壓力,從而改善當天的情緒。持續下去整體生活滿足感都會上升

8.      如果在選擇體驗的消費上,把錢省下來投資,當然最後得到的錢是會更多。問題是你是否要等910(省下的錢升至2)才去擁有2個你今日就可以擁有的體驗?這取決於你的決定

9.      在取決體驗決定時,年輕時會自然選擇延遲,但年紀大時會選擇避免延遲

F 人生設定時間表

1.      面臨過度的延遲體驗而造成遺憾,人生不只會發生一次,亦不會只出現在人的生命盡頭。最可悲的是人要面臨死亡才意識到這點,那時除了與自己的過去和好外就什麼都改變不了

2.      醫護人員在臨終病人臨終時2個最常出現的重大遺憾:

                            i.                希望自己有勇氣,忠於自己,去過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按照別人的期望過人生

                           ii.                希望自己沒有那麼努力工作,後悔自己如此辛苦工作時,並不是講養育孩子有多辛苦,錯過自己孩子的青春時期和伴侶一起的時光

3.      當察覺自己時間有限,應充分利用自己擁有的時間

4.      設定人生清單,每510年一個間隔。將希望要有的那些重要經歷全寫下來,列成清單。在以後的人生都要重新審視這份清單


 G 了解自己的高峰

1.      生存門檻費用是一年生活成本 x 生命餘下年期。實際你真正需要的儲蓄會比計算出來的生存費用低,因你會將錢進行投資收取利息和利潤。

2.      作者認為生存門檻費用應該是 0.7 x 一年生活成本 x 生命餘下年期。生存門檻費用只是最低的要求,為改善生活質素而繼續工作是有意義

3.      對大多數人,最佳的淨資產高峰會出現在45歲至60歲之間

4.      認真考慮,一旦工作不再佔用你的大量時間,你會做什麼? 如擱置的嗜好,學習新的技能,友誼等

H 膽大心小

1.      大膽行動是對未來快樂的一種投資,無論成功與否,都能產生正面的記憶股息。年輕時可以承擔很多風險,因你有足夠時間回復。但當你在年齡大時需要照顧你的另一半和孩子,你的失敗不會只是你的失敗,是否要大膽行動需小心考慮清楚

2.      不要低估不作為的風險,不作為會失去經驗,意味著最後會減少滿足感

2 則留言:

  1. 謝謝分享資料,之前我也想看這本書。

    回覆刪除
    回覆
    1. 保羅兄這本書是儲得一看,雖然看起來好像和一些理財書叫人重視儲蓄和盡早投資的理念好像互相違背,但閱後會明白作者是要讓人理解不要覺得用錢在經歷上會內疚,適當地使用金錢(不是浪費)實現人生更重要。

      刪除